华体汇app是什么 首页 华体汇app是什么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 华体汇app是什么 > 新闻动态 >

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,他拿出一张纸条,副省长请他帮忙_凤梧_南昌_遗骨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自1950年10月起,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,并肃清潜伏在国内的敌特分子,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。大量特务及其他反革命分子被清算。这一时期,浙江东阳北麓中学的英语教师凌凤梧被人举报,指控他曾在国民党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担任看守所所长,负责管理关押政治犯和革命者。特别是在他担任此职期间,曾关押过许多革命烈士,其中就包括伟大的革命家、军事家方志敏同志。

当局接到举报后,迅速展开了对凌凤梧的调查。凌凤梧,生于1896年,出身于浙江孝顺镇的一个工商业家庭。1922年,他考入浙江省立政法专科学校。1927年,在国共合作时期,凌凤梧开始在国民党金华县党部工作,协助管理文件和邮件。后来,他通过县党部的执委钱兆鹏加入了国民党,曾担任抚州军法分处临时看守所所长。1935年,随着顾祝同被任命为南昌绥靖公署主任,凌凤梧受推荐代理担任了军法处看守所所长。

展开剩余79%

经过深入调查,调查组确认凌凤梧确实在方志敏被捕期间担任过该看守所所长,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直接参与迫害方志敏。实际上,在方志敏被杀害后,凌凤梧也因为被指控“通匪罪”而被国民党囚禁。出狱后的他回到了故乡,成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。调查人员感到疑惑,凌凤梧为何会与国民党关系决裂?他到底在方志敏被关押期间做了什么?

面对调查,凌凤梧出示了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感谢木吾兄”几个字。他解释说,这张纸条是方志敏写给他的,木吾指的正是“梧”。凌凤梧回忆,当时他设法将方志敏的脚镣更换成了较轻的铁镣,从而让方志敏的活动不至于受太多限制,方志敏因此写下了这张字条表达感谢。这一发现令调查人员十分震惊,也让公众对凌凤梧的看法发生了变化。

1956年,凌凤梧正在学校上课时,突然接到一封来自江西省政府的加急电报,要求他迅速前往南昌。接到电报后,他立刻赶往南昌,并受到时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缪敏(方志敏的遗孀)的热情接待。此时,凌凤梧才得知,江西省副省长方志纯(方志敏的弟弟)亲自下令邀请他来南昌。原来,方志纯希望凌凤梧能够帮助辨认方志敏烈士的遗骨。

方志敏,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,曾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早在1930年初,毛泽东在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一文中曾高度评价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,称其为“有计划的建设政权,深入土地革命,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”,并坚定地支持其革命路线。方志敏牺牲后,中央非常关注他遗骸的安置问题,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,毛泽东多次提到方志敏,并表示“方志敏同志死得伟大,我很怀念他”。

1955年,为了查找方志敏的遗骨,江西省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,由方志纯负责。由于方志敏的牺牲已过去20年,寻找遗骨的工作十分困难。然而,经过一番调查,线索渐渐浮出水面。调查人员发现,在方志敏被杀害时,有一位摄影师曾在南昌的“真真”照相馆为其拍照。经过多次努力,调查小组找到了这位摄影师,并听取了他关于方志敏牺牲的描述。摄影师回忆道,当时方志敏毫不畏惧,临死前高喊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然而,由于时间久远,摄影师无法准确记得方志敏的具体死于哪个位置。

经过几番努力,调查小组在南昌下沙窝地区展开寻找,最终发现了一堆骨骸和一副脚镣。专家鉴定后,判断这些遗骨有可能是方志敏的,但仍需进一步核实。由于凌凤梧曾为方志敏更换过脚镣,方志纯立即决定请他前来辨认遗骨。

凌凤梧在看到了那副铁镣后,立即认出了它的重量和型号,并激动地说:“这就是方志敏佩戴过的铁镣!”他激动得忍不住落泪:“敏弟啊,敏弟……”大家也都为之动容。

调查人员通过凌凤梧的帮助,确认了这些骨骸正是方志敏的遗骸。最终,经法医学专家鉴定,1958年5月26日,方志敏烈士的遗骨得到了正式确认。

凌凤梧与方志敏的这段特殊关系,成了历史的重要一环。凌凤梧不仅见证了方志敏的坚定革命精神,还在他死后为方志敏的遗骸找到了归属。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,凌凤梧的勇气与信念,同样为中国革命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